兵,虽免去部份赋税并同样允许乱取,但还是形成入不敷出的劣势,在天正三年前因成功拿下东美浓的明智城、东远江的高天神城,具体得到当地的年贡而有所缓冲,但长篠之战后屈居守势,无效的防守战不但拿不到领土,背后国人众还被迫出力出钱,胜赖又还想收回他们的权力,最终引起了反弹,织田信长才能策反武田将领攻入甲信。
另外,北条氏康虽有战国民政第一之美名,以四公六民、减低栋别钱、凶年免税和大名家直接收税减去国人众从中剥削的情况。但这样的爱民美誉下大名家因而收入有限亦为事实,但北条家的战事又绝对不比武田、上杉还少,所以也很依赖这样的体制外收入填补家用跟安抚领民。
在上野和下野攻略时,北条氏照实施过大量的人狩也做过对降城乱取之事,所以和武田一向曾受到周边豪族的非议,只是北条家一来比较重视在领民间的名声,也有并行其他宽松法令,因此在乱取跟人口贩卖上还算适可而止。
战国末期,各地兼并加剧,明显成为各方大势力的舞台,久乱后同样有迈入长治的倾向。
尤其织田信长因财力基础之扩充和领地幅员扩大,因此发布了奴隶禁止令跟人身买卖禁止令,并降低军事动员数,强化兵农分离政策让织田家的民心凝聚力上升,与其说是织田信长爱民亲政,倒不如说是信长深通不可杀鸡取卵,而且因为领地、商业之发展,仅一军团的资源便足以和一方大名相抗衡,所以不用这样过渡抽取民力应用。
为此上杉谦信亦相继发布人身买卖禁止令,终止直江津的人口贩卖市场,北条氏政亦然。
但是由於东北、九州仍处於群雄割据的状态,岛津、大友、伊达都有仍然有这样的行径。
人口买卖与乱取始终无法有效中止,一直到秀吉出兵九州后才逐步有力杜绝人口买卖,但也仅止於日本国内。
随后在对朝鲜的出兵因为对镇西的大名有很大的国力耗损,加上日本海军为李舜臣所破,后勤出现问题,因此此日军在朝鲜当地大量实施乱取与人狩充实财政。
其中包含岛津义弘、加藤清正、小西行长、黑田长政、小早川秀秋等将领都有这番行径,相对石田三成就对这样的行为相当不满,一度上奏至秀吉处,但因为后勤问题,丰臣军终究没有处理这样的情形,引起大规模的朝鲜民变,更以焦土战术对抗,让丰臣军最终惨亏。
秀吉死后,天下仍然动荡,真正终结乱取、人口买卖的恶习却又是过了十多年,甚至在大阪夏之阵时德川家康仍有「敌地での人取りは合法だが、戦场外は认めず」的命令,一直到江户幕府稳定治世后才告暂时解决。